万圣节专属开场——盗墓走起,探红宝石葬品!明定陵,是明代第13个皇帝万历的陵墓,1956年,埋葬了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她的两位皇后孝端和孝靖,以及大量的随葬品被发掘,这是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陵墓。你可能听说过在这场发掘过程中由于风化,大量丝织品都被损毁,这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,也为人们深深痛心。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,我们今天要来讲讲这里出土的大量稀世珍宝,要来讲这里的红宝石葬品。万圣节快到了,一起走进那在陵墓中埋藏了很久的珠宝世界,为万圣节造势吧!
定陵墓出土的首饰用料有:金、银、铜、琥珀、玳瑁、紫晶、玉、红蓝宝等宝石、珍珠等等,其中金、银、红蓝宝石用的最多,在出土的部分宝石中,经中国地质博物馆鉴定,结论为,所用红宝石是出土首饰中最多的。
1. 镶珠宝花蝶鎏金银簪
簪身为扁锥形,通长12.7厘米。其上焊接盆景式花托。托顶部镶嵌宝石3颗,中间1颗为蓝宝石,左右两侧为红宝石。宝石里侧饰灵芝花叶和燕子衔灵芝。托中部镶白玉雕花一朵,花心嵌红宝石一颗。花下部是一只金蝴蝶,蝶须为弹簧形,顶端系珍珠一颗。蝶与花相对 。此簪顶装饰飞鸟、昆虫、植物与宝石巧妙组合,协调自然。
2. 动物饰首饰上所饰动物有龟、兔、鹿等,下图为镶金环玉兔耳环:
上部是圆环,下系耳坠是一只浑圆的白玉兔,两前肢抱玉杵(下有臼)捣药,生动传神。玉兔双眼以红宝石镶嵌,顶部一颗大红宝石与金环相系,玉兔下部有3个云头形金托,嵌宝石3颗,中间是猫眼石,两侧是红宝石。
首饰有表达喜庆吉祥的涵义,在定陵出土的众多红蓝宝石簪钗中,其款式大量采用象征吉祥美好的图样,极具明代宫廷风格。
3. 白玉童子金簪
以童子作为装饰,亦即吉祥之意。身为扁锥形,顶部有嵌宝石的叶形金托,托内嵌宝石,托上蹲坐一白玉童子,面部丰圆,头戴双层荷叶帽,双手于左侧抱一物。托下缀云头形白玉饰,似过去农村中小孩脖子上戴的长命锁,其上刻有“八宝”纹饰,两面相同。玉饰上部穿连红宝石2颗,下部穿系红宝石、蓝宝石各2块。它是祈求孩童吉祥如意、防病避灾、健康成长的挂件。
4. 金银托盘双耳白玉杯
出自万历帝棺内杯白玉制成,杯的两侧有透雕牵牛花形耳,花分四瓣,分别下折。下部有叶和蔓。花芯嵌红宝石一颗。下配托盘,盘沿浅刻双线锯齿形纹,盘底内壁为沙地,纹饰由外壁向内锤打出半浮雕式,中心突起覆莲形杯座,座中心刻海棠花一朵,周围为凸起的缠枝四季花纹(牡丹、茶花、菊花、莲花)。在杯座周围的莲瓣上及盘沿一周嵌红、蓝宝石及珍珠各四颗,与玉耳杯上的红宝石融为一体。
凤冠是皇后的礼帽,是皇后在接受册封、拜谒宗庙祭祀祖先、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。定陵共出土凤冠四件,分别为三龙二凤冠、九龙九凤冠、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,孝端和孝靖皇后各2项。
5. 三龙二凤冠
三龙二凤冠总重2165克,属于孝靖皇后。冠上饰金龙三、翠凤二。正中一龙及二凤皆口衔珠宝结。左右各三扇博鬓,冠上共嵌红、蓝宝石九十五块,珍珠三千四百二十六颗。
明定陵出土的宝物还有很多,是介绍不完的了,这些红宝石参与其中的宝物不论作为是首饰还是生活用品,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,都体现了明代独特的审美趣味,万圣节这一波精美葬品的欣赏,让你大饱眼福了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