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——王勃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翻开那本略旧的相册,映入眼帘的是蓝宝石和它朋友们欢乐的笑脸,在这张照片的背后有一行字:我想去朋友的家乡看看,仿佛回到书写那一刻的憧憬与渴望。回顾生活的忙碌,是时候行动了,将相册合上小心放入背包,蓝宝石开始了它的访友之旅。
第一站:缅甸。到达缅甸,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晚霞,落日的余晖,美不胜收。一见面就收到缅甸蓝宝石热烈的拥抱,仿佛将一切初到异乡的忐忑都赶跑,在缅甸的日子里,每一天都收获满满的开心与惬意,同时也更加了解缅甸蓝宝石。
它们有着浅蓝到深蓝、金黄色、绿色、紫色等等各种肤色,其中蓝色系肤色最为常见,有的带有纯正蓝色和紫蓝色色调的内反射色。它们身上常见一种“撕裂”状/“褶曲”状的流体包体,八面体的黄铁矿、柱状的磁铁矿等包裹体也非常常见。
最特别的是部分缅甸蓝宝石还拥有星星,本着好奇的心我进行了一番猜测:那是纹上去的?是用特殊材料做的衣服?猜测只是猜测,最后在缅甸蓝宝石那里得到了答案: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捕获一些丝状/针状金红石、水铝矿,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自己的一部分,这些丝状/针状金红石、水铝矿呈几组平行排列,所以在光照下会有特殊的星光效应,真的是非常特别的星星。
欢乐的时光总是最短暂的,是时候告别缅甸,收拾行囊向访友之旅第二站克什米尔出发。克什米尔蓝宝石的家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上,常年处于低温状态,爬上去是一件非常考验意志力的事。走累了,坐下欣赏路上的绝美风景,不禁想起了与克什米尔蓝宝石相处的点点滴滴。
克什米尔蓝宝石拥有非常美丽的蓝色皮肤,朦胧略带紫色的浓重蓝色,和矢车菊的颜色十分相似,因此被称为矢车菊蓝。好奇地想知道为什么它的蓝色皮肤总是显得分外柔和,就像天鹅绒一样,克什米尔蓝宝石悄悄地告诉我,那是它体内的雪片状的内含物造成的,除了为皮肤加分的雪片状内含物,还有一些电气石、钠角闪石等固体包体以及“指纹状”的流体包体。
遇见克什米尔蓝宝石是在1879年,但是在1889年失去了它的消息,在克什米尔再也找不到它的身影,只能在此观看它曾经看过的风景。历经克什米尔地区高海拔、低气温的考验,是时候到温暖的马达加斯加看看,向访友之旅第三站:马达加斯加,出发。
马达加斯加这里有很多朋友,它们拥有和克什米尔蓝宝石十分相近的肤色,内部也有丝状包裹体,但和克什米尔蓝宝石内的包裹体有差异,所以少了那一份天鹅绒般的质感,晶体颗粒也比较大,但足以使它成为蓝宝石界的明星,经常被错认为克什米尔蓝宝石,这是马达加斯加蓝宝石的一大伤心之处。
马达加斯加访友之旅触目所及皆是美丽的风景,还有好友相聚的开怀,即使不舍离开,但访友之旅还要继续,下一站是“宝石之国”——斯里兰卡。
斯里兰卡有着各种各样的宝石,也许是受到上帝的眷顾,斯里兰卡蓝宝石有着各种颜色:蓝色系列、黄色、绿色以及非常独特的粉橙色。粉橙色的蓝宝石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:帕帕拉恰,寓意莲花的颜色。斯里兰卡蓝宝石的肤色饱和度不高是它最大的特点之一,总是自带少女感。斯里兰卡蓝宝石内部有很多组合形态规则美丽的液态包体,最独特的是有一种断面破裂的长方形空晶,空晶内被单相或多相流体充填。来到斯里兰卡才发现,原来星光蓝宝石不是缅甸独有的,斯里兰卡也有星光蓝宝石。
在斯里兰卡和好友谈笑,喝着红茶度过了惬意的斯里兰卡访友之旅,这也是本次访友之旅的最后一站。还有很多蓝宝石朋友的家还没去过,它们分散在世界各地,泰国、柬埔寨、美国、澳大利亚等等,希望下次可以一一探访,虽然相隔甚远,但友谊是不会变的,正如那句话: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